8883netapp下载地址:8883netapp下载地址刘晔教授关于“中国城市地区社区绿化对中老年群体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机制研究”成果在高水平刊物发表?

发布人:李泽腾 发布日期:2022-06-21

在过去三十年内,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城镇与农田生态系统格局变化剧烈,居民接触自然环境的机会大为减少。另一方面,中国老龄化日益加深,在2022年左右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刻不容缓。提升中老年群体的幸福感是新型城镇化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两大国家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而打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是提升中老年群体生活品质与幸福感的重要抓手。阐明城市地区生态环境影响中老年群体主观幸福感的机制,探索增进中老年人幸福感的宜居环境建设路径,可为健康宜居导向的城市公共政策制定和规划编制提供参考依据。

本研究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6个国家开展的“全球老龄化与成人健康研究(SAGE)”调查,以中国8个城市(上海市、吉林省吉林市、湖北省宜昌市、广东省广州市、云南省昆明市、山东省济南市、浙江省金华市和陕西省铜川市)5870位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层级结构方程模型和链式多重中介分析技术,揭示中老年人群所在社区的绿化状况对其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的作用机制。研究采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来测度社区的绿化水平(植被覆盖度),并关注社区绿化水平、主观幸福感的认知成分(即生活满意度)和情感成分(即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以及体力活动强度、社区PM2.5浓度和社区凝聚力等中介因素的关系。模型还控制了个人、家庭与地区层面的协变量。

基于多层结构方程模型的多重链式中介效应分析示意图

研究结果显示,社区绿化水平对中国城市地区中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认知性成分,即生活满意度,有直接的积极影响,但与主观幸福感的情感性成分,即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之间的直接关系并不显著。这说明社区绿化水平对中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不同成分的影响具有差异性。中介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提升社区绿化水平通过以下几种机制来增进中老年群体的生活满意度:一、社区绿化能够促进社区内居民相互间的交往,提升社区的凝聚力水平,从而提升中老年群体的瞬时情绪(提高积极情绪和降低消极情绪)和生活满意度;二、社区绿化能够降低PM2.5浓度,从而直接减轻中老年群体的负面情绪,并进而提升其生活满意度;三、PM2.5浓度的降低不仅直接影响中老年群体的幸福感水平,还能够提升其开展体力活动和参与邻里交往的积极性,并进而提升其瞬时情绪和生活满意度;四、幸福感的情感性成分对认知性成分有直接的影响,前者短暂且容易波动,后者持久且较为稳定。由此可知,在开展城市生态环境对中老年群体福祉影响的时候,应当关注中间的社会-行为机制,以及生态环境通过社会行为因素影响瞬时情绪,进而影响生活满意度的传导机制。

基于多层结构方程模型的链式多重中介效应分析结果

该研究成果以“Can multiple pathways link urban residential greenspace to subjective well-being among middle-aged and older Chinese adults ?”为题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上,刘晔教授为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69204622000548

?

撰稿:肖童 刘晔

初审:邓毅梅

审核:齐志新

审核发布:岳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