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83netapp下载地址: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发布人:黄惠珍 发布日期:2021-12-27

一、专业历史

1978年,8883netapp下载地址地理学系成立测绘教研室。1989年,成立8883netapp下载地址遥感应用中心,同时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6年,成立地图学与GIS教研室,1997年开始招收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2001年开始招收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2002年,成立遥感与地理信息工程系,2004年开始招收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博士研究生,2006年新增招收地理信息系统(测绘工程方向)本科生,2017年开始招收测绘工程硕士研究生,2019年开始招收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本专业在2007年被评为广东省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2019年入选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二、专业定位

本专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动“五个融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以地理学综合教育为核心,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立足华南地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支持南海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建设全国一流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基地,打造国内领先、具有鲜明国际特色的优势学科。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具备地理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遥感科学和地图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具备地理学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良好的深造潜力;具有系统开发、维护和管理能力,能够在资源环境、区域规划、交通、人口、土地管理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科学相关的科学研究与应用工作。

四、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制4年,设置155学分。通过课程学习、综合实习、毕业论文、科技竞赛等形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具有远大志向、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具备艰苦求实、团结合作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要求学生掌握科学研究基础知识与方法,培养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创新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具备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双语教学、专业英语教学和联合培养及交换生等形式,培养学生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背景下的沟通交流能力。

五、课程体系

本专业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提升课组成。

公共基础课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外语、体育、大类基础课等。

学科基础课包括: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质地貌学、地质地貌实习、城乡规划概论、程序设计语言、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等。

专业基础课包括: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概论、测量与地图学等。

专业核心课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导论(含实验)、遥感概论(含实验)、遥感图像处理(含实验)、数据结构(含实验)、遥感原理与应用(含实验)、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含实验)、GIS软件工程与Web应用开发、数量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含实验)、全球卫星定位原理及应用(含实验)等。

专业提升课包括:地图设计、MATLAB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含实验)、Python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含实验)、定量遥感基。ê笛椋、多元统计分析(含实验)、摄影测量学(含实验)、智慧城市建设原理与方法(含实验)、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含实验)、计算机图形学(含实验)、城市地理信息系统、高光谱分析(含实验)、全球变化、水文遥感(含实验)、城市遥感与城市气候、遥感与地理信息科学前沿等。

六、师资队伍

本专业具有一支结构合理并在国内外地理信息科学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27名,其中有教授8人、副教授18人,均具有博士学位。

七、教学条件

本专业具有GIS教学实验室、数字测绘教学实验室、摄影测量教学实验室等一系列面向本科教学的专业实验室,拥有包括三维激光扫描仪、无人机、高精度测绘仪器等先进的专业仪器设备。同时,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水环境遥感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公共安全与灾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科学技术部国家遥感中心广东分部等平台可以为本专业人才培养提供重要支撑。

?

初审:马育军

审核:薛德升

审核发布:岳辉